新闻资讯

NEWS

智慧城市建设 谁来唤醒“摆设”

来源:新华日报

1月31日,江苏省内首家小区智能化系统运维平台“猴博士”在南京白下高新园区启动,将以连锁模式在全国各地投入运营,解决“智能化系统运维之痛”。省智慧城市和建筑智能化产业联盟副会长郑宽仁希望平台能尽快纳入更多小区,唤醒那些“沉睡”多年的小区智能化系统。

作为建筑智能化专家,智能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失灵是郑宽仁心中多年的痛。他入住的南京月牙湖畔某小区,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其“安全防范系统”成为当时“高档小区”的象征。可十多年过去,由于维保不到位,这套投资不菲的智能化系统因年久失修,基本成了摆设。“就拿我们单元来说,10户对讲机只有1户是好的,不管谁家来人,都得请他家开门。装在小区围墙上的周界红外报警系统,早已瘫痪多年。底层住户的双鉴探头报警系统基本没有正常使用过。小区内已发生多起连环失窃案件,没有安全感!”

不仅这家小区,全省各地都有居民关于小区智能化系统“失灵”的投诉。如果说智慧城市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愿景,那么智能小区就是这张蓝图的基础节点。如果节点都成了“聋子的耳朵”,智慧城市又如何可期?

系统无人管,问题频出成摆设

由于种种原因,小区智能化系统过了质保期后,往往就成了“三不管”——系统集成公司已完成质保承诺时段,给钱也不愿继续接手;社会维修队倒有不少,但不敢找;物业公司自行维保,往往因技术能力局限、业主质疑等原因,不了了之。

很多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线缆铺设都属于隐蔽工程,设计图和竣工图往往存在差异,小区施工期间及投入使用后,还有可能对线路做过改动。开发商在交接物业或两任物业交接时,一旦这些档案和图纸不能交付到位,那么下一任物业基本就是“两眼一抹黑”,想修都不知从何入手。 智能化系统的很多前端设备往往安装在室外,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巡检维护,如果得不到相应的维护保养,损坏率自然很高。所以,大部分小区的智能设备往往在质保期后过不了几年就问题频出。

“这是当前很多小区,尤其是交付10年以上的老小区普遍面临的痛点。小区的一套智能化系统建设造价一般占总造价的5%左右。这些只能看、没有用的系统,不仅前期投入资金打了水漂,老百姓更没享受到智能小区带来的便利。”南京市房产局物业处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

维保几方角力,无奈长期拖延

位于南京江北的爱上城小区,是个有4000多户业主的楼盘。小区物业经理李超告诉记者,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包括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监控报警、信息发布、梯控系统等。“我们还是愿意找大一点、有资质的企业,最好是原厂家负责维修,但只要质保期一过,就算我们付钱,厂家也不愿意接手这个生意。说到底,还是因为利润太薄。”

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承接多家楼盘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安装工程。公司总经理陈松无奈地说:“不是不想管,是收支平衡不了。一个小区维保智能化系统,一般都会要求我们派一两个人常驻小区,但他们给的钱,连支付工资都不够。在商言商,这个单子怎么做?所以,我们一般只做新小区的智能化工程,质保期之外的维保,只能选择性放弃。”

记者采访得知,不少小区业主会抵制智能系统维修,因为被“坑怕了”。南京奥体南部某小区业主叶奋就抱怨道:“我们这个小区交付10年,不少门禁都坏了。之前物业说找外面的公司来修,但要动用维修基金,我们想这也是为了小区,就签字同意了。没想到,七八十万花下去,没两年又坏了,物业还想修,我们当然不同意,谁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李超也坦言,智能化系统的维保往往会成为业主和物业的矛盾焦点,对小区整体环境的影响也很大。但现状是,物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想请外面公司,要么价格太高无法承受,要么业主不认可。几方纠结之下,只能无限期拖延下去。但长期无人看护,损坏的设备只会越来越多,给后期维修造成更大的困扰,这也导致如今“沉睡”的小区智能化系统越来越多。

“痛点”即蓝海,期待第三方介入

面对重重困难,如何寻求破解之道?郑宽仁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介入,对有资质、可信赖的智能化系统维保企业,给予帮扶。同时要加强监管。对一个楼盘来说,竣工意味着服务的开始,无论开发商交房时的验收,还是两任物业之间交接,都要全程监督,确保所有档案、文件、图纸都有效留存,为小区做好服务。

对此,南京市物管部门很是认同。智能小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节点。南京有4000多家社区都装了智能化系统,如果不能维修,就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目前,有关部门已着手调研,下一步将根据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创设的第三方介入制度,出台进一步解决措施。

面对智能小区普遍“失灵”的现状,已有企业敏锐捕捉到其中机遇。打造“猴博士”的南京熙力盛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青告诉记者:“有痛点的地方,往往意味着一片蓝海”。“猴博士”精准定位于社区智能化系统医生这一角色,围绕“体检—诊断—治疗—预防”立体模型,多维度保证智能化系统的健康运行。

对于“猴博士”这样的企业入场,郑宽仁表示看好:“之前智能化系统之所以维保总出问题,就在于小作坊体系的不可持续。一两家小区的体量无法实现维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但如果能实现连锁式规模经营,再加上远程服务的开通,就能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